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虽然这些个人官职不高,但在这此消彼长之下,他这一系的力量也在壮大。
“范爱卿所言之事,你户部可有提前布置筹谋?”
“启奏陛下,自郑大人走后。
微臣第一时间便差我司员外郎前往了山东、湖广、河南、山西四省清吏司筹谋钱粮,现已筹措出十万石番薯、两万石稻谷及大豆若干,已被随时发往灾区。”
说起钱粮之事,温体仁也是头疼的紧。
在他看来这眼下的大明是各地都在要粮食,这要没有张书缘主张开海与域外之人大谈贸易的话,恐怕他这户部尚书一职是连半年光阴都做不下去,说不准哪天脑袋就因缺银少粮而搬家了。
“恩,爱卿办事有谋,有此朕便放心了。”
虽然温体仁没有提筹措出的银钱,但朱由检却也是没打算细问,因为他知道温体仁的不容易,也知道大明的国情是如何状态。
其实,大明的经济是“不错”
的,世界各国流通到大明的白银是有很多的,但让人无奈的是,由于天灾肆虐粮食减产,再加税收体系的问题及有人贪墨舞弊、雪藏白银等问题,以至于那民间的万万两白银都流不到朝廷上来,甚至还有不少白银更是随着商人海盗等群体,流出了大明境内。
ps:有资料显示,明朝在灭亡之前是最大的白银净流入国,保守估计是有三亿两白银。
我们再说回来。
“谢陛下赞赏,臣也不过是尽为臣的本分而已。”
温体仁是有些飘,但东林和浙党一日不重创,他就一日无法大展拳脚。
“呵呵,爱卿自谦了。
既然爱卿早有准备,那么就将筹备之物尽快运往南直隶吧。”
“是,臣遵旨。”
处理完了这件事,朱由检便看向了范景文,可还没等他再问,范复粹就站了出来。
,!
“启奏陛下,张大人有事要奏。”
一听范复粹这话,不但朱由检懵了,就连张书缘自己也懵了,心说自己啥时候有奏了?自己怎么不知道?但转念一想,张书缘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看这架势他是想推着自己来劝朱由检不要搞大范围的株连罢官了。
于是,张书缘便装作忙累了一般,走出来便开始请罪。
“启奏陛下,臣确实是有事奏,这要不是范大人提示,臣差点贻误大事。”
看到这一幕,韩爌也不傻,瞬间就想到了这几天东浙二党的中下层人在忙活什么了。
只不过,这在他看来,范复粹他们跟张书缘玩这一套,是有些与虎谋皮之嫌,因为他们这几方早就是不死不休之局了。
这若不是皇帝偏袒,都不用他韩爌出手,就他手中的言官群体就能弄死他!
但可惜,还是那句话,朱由检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朱由检了……“既然爱卿有奏,那就先说正事吧。”
没辙,见小哥都这么说了,他朱由检还能这么办,只能是打算等散朝后单独召见范景文问话了。
“启奏陛下,据臣与曹公公等协查,现已查明我朝眼下之兼并逆案,涉案之员共有一千四百六十五人,他们遍布于我朝各部各衙,所兼并之土共有七千九余顷。”
此话一出,韩爌、李标、来宗道等人就控制不住的咽了咽口水。
“看样子这案子,他张书缘也兜不住了……”
而在这惊讶的空当,他们便也知道张书缘所奏何事了。
的确,这桩案子无论是谁来查都会兜不住的,因为涉及了这类案件的官员只有一个结果,那便是革职处爵、抄家充公、戍边流放!
没错,大明律是有专门的条例惩戒兼并土地的豪绅权贵,但奈何自朱元璋之后,就很少有皇帝不偏向自家人的了。
而一旦发生此类案件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被判退还井田和削减俸禄,对于那些个兼并田亩的王公贵族、士绅官员来说,那是一点责罚也没有。
当然,若是百姓们犯了这种事,那结果就一定是按“大明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