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它们数量庞大,正附着在藻苗叶片背面,用口器啃食叶肉组织。
“物理清除效率太低,必须化学干预。”
凌疏影当机立断。
她利用青灵快速分析这种海虱幼虫的生理弱点,并结合岛上能找到的材料,紧急配制了“驱虱喷雾”
:用高浓度柠檬汁混合捣碎的、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某种海岸灌木的汁液,再添加微量从毒海葵中谨慎提取的神经麻痹毒素,极低浓度,仅针对目标幼虫。
海鹞利用中空的细茎杆,将这种混合液精准地喷洒到受侵染的藻苗区域。
效果显着,海虱幼虫迅速脱落死亡,且对藻苗本身损伤极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天后,礁盘边缘水流稍缓的区域,一片褐色的丝状藻类开始迅速蔓延,如同水中的霉菌,试图覆盖附着基和缠绕藻苗。
这是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杂藻——网地藻。
“这东西长得太快了!
抢地方抢阳光!”
海鹞焦急地报告。
这一次,凌疏影没有选择直接杀伤,而是利用生态竞争原理。
她指导海鹞在网地藻爆发区域周围,紧急移植了一批生长迅速、能分泌抑制物质的特定小型红藻。
同时,调整了附近营养缓释竹筒的养分释放比例,增加了硅元素的比例,这样有利于目标基藻强化细胞壁,减少了氮元素,从而抑制网地藻生长。
双管齐下,红藻的竞争和养分调控成功遏制了网地藻的扩张,保护了核心藻田。
最严峻的挑战发生在一次暴雨之后。
浑浊的陆地径流裹挟着泥沙和可能的陆地污染物,腐殖质过量、甚至可能有轻微的重金属离子,涌入近海,礁盘藻田首当其冲。
海水变得浑浊,能见度下降,附着基和藻苗叶片上都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泥膜。
“营养竹筒的小孔会被堵死的!
绿点点也会被闷死!”
海鹞忧心忡忡。
凌疏影启动了应急方案:,!
物理清洗,化学缓冲,生态优化。
趁着退潮,两人用大量洁净海水和柔软的海草刷,轻柔地冲洗附着基和藻苗叶片,去除大部分淤泥。
事后,凌疏影配制了高浓度的活性炭-珊瑚粉混合悬浊液,由海鹞潜入水下,均匀泼洒在藻田区域。
活性炭吸附可能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珊瑚粉则提供钙离子,帮助稳定水体ph值,并促进藻苗自身分泌保护性胶质。
最后根据青灵的数据方案,凌疏影在营养缓释竹筒的配方中临时加入了更高比例的活性炭粉末和能络合重金属离子的特定海藻提取物,通过缓释系统持续净化藻田微环境。
这场突如其来的“泥雨”
污染,如同一场高压淬炼。
当浑浊退去,海水重新变得清澈,两人惊喜地发现,大部分藻苗虽然经历了短暂的生长停滞,但并未出现大规模死亡或明显病变。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藻田靠近外缘、受水流冲击较强、相对“贫瘠”
的几处附着基上,有几株藻苗展现出了惊人的恢复力和适应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