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海雾如铁幕般笼罩着黄泽岛,凌晨五点多点的海岸上还是蒙蒙的漆黑一片,但禺谷基地却亮如白昼。
巨型塔吊的探照灯刺破夜幕,将盘古堆钢筋骨架的影子狰狞地投在崖壁上,这里的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的干着。
不过忙碌的也不只是施工人员,整个基地自洛珞这个总设计师,魏晓峰这个副总师,以及总、副总工程师,都起了最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
禺谷站的指控中心偌大的空间里,除了几处闪烁着幽光的服务器指示灯,只有洛珞所在的主控台区域是亮的。
此刻他不仅已经起床,甚至人都到了指控中心,正凝视着大屏幕上的一排数据。
屏幕上并非动态的工程画面,而是如瀑布般倾泻的复杂数据和图表。
各种符号、参数、曲线,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房间里也只有主机运行的轻微嗡鸣声——他正在通过数字化模型进行核心参数的例行检视。
这是洛珞早已养成的习惯,早上起来先来中心看下昨晚的数据,确定没问题后再吃早饭,开始上午的工作。
洛珞调取着不同层级的数据流,神情十分专注,丝毫没有因为早起而有任何的困倦,他早就喜欢这样的生活了。
除了刚过去的春节,他在除夕夜跟家人守岁,第二天好好补了个觉,回来之后就又恢复了这样的生物钟。
所以即使在这个基地大部分人都还在沉睡的时间,他的精神也高度集中,眼中映照着屏幕跳跃的光点。
屏幕上掠过的是经过推演后的超导磁体应力分布图、冷却剂循环效率评估表,以及最新的海平面与地质沉降监测数据。
“潮汐力修正参数误差导致基桩偏移0.3毫米。”
他指尖轻划,数据流瀑布般倾泻:
“现在重算:引入非线性海浪湍流系数Κ,调用‘烛龙’气象卫星近十年台风眼涡旋数据……”
“好的,洛总。”
一旁的工程师应道。
一个保温杯放在操作台的角落,隐约飘出些微中药或是清茶的味道,这是他的医疗组给他专门调配的“特制饮品”
,他至今也不知道什么配方。
不过喝完身体都暖暖的,即便在这样的冬天的户外,他的手脚也是热的。
旁边摞着几份打印出来、标记着“待核”
字样的工程图纸和进度简报。
他偶尔停下手指的操作,拿起保温杯喝上一小口,视线却从未真正离开那些跳动的曲线。
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没有紧张刺激的倒计时,这只是又一个在禺谷、在盘古堆工程无数构件之上进行微调与校验的普通清晨。
是的,这就是他每天工作的日常。
伴随着建堆逐渐走上正轨,每天的工作其实都是平淡且枯燥的持续着,计划早已清晰明确,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就好。
屏幕上的数据洪流就是他的战场,严谨的逻辑就是他的武器。
他像一个精密的工程师,更像一个与抽象模型无声对话的数学家,确保着那承载着人类希望的“人造太阳”
每一块基石都牢固、每一次计算都精准。
他要做的就是严谨再严谨,精确再精确。
所以说他的任务,就像是最后一道保险,他感觉枯燥才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在建堆的时候,都能发生让他感觉有挑战性的事,那怕是整个项目都摊上大麻烦了。
很快,当最后一行修正参数确认无误并加密上传至工程数据库时,屏幕上的数据流渐渐平稳下来。
他向后靠进椅背,捏了捏眉心,眼底这才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但更多的是完成例行工作的平静。
窗外,天色已微微泛青,新的一天工程即将如火如荼展开。
洛珞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桌上的图纸,走向餐厅的方向。
该去吃份简单的早餐了,然后去现场看看地基清理的进度。
八点多,当洛珞来到食堂的时候,屋内已经飘满了各种食物的热气,基地的伙食还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早餐都是十分丰盛的,单是粥的种类就不下十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