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九十章 摩云里阵地(1 / 2)

第四百九十章 摩云里阵地

第四百九十章

海州牧府城外,在通往高丽旧都开城的必经之路上的一处险要之地,大明义勇军第一团团副沈君山正指挥着士兵在抓紧时间抢修工事,修筑防御阵地。

沈君山选定的地点是距离海州牧府三十多里外的一处位于两山之间的狭隘关隘出,开城与海州牧府之间的官道便从山谷最底下经过。

高丽多山,两千里地两千里山谷,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谷低地,也到处都是丛林密布的原始森林,真正被开发出来,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还很少。人口多集中居住于国中的几个大城市极其附近的平原河谷地区,更多的地方还是属于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荒野之地。

大明义勇军在海州牧府外抢滩登陆成功后,已经过了十天了。在这过去的十天之中,大明义勇军对海州牧府城只发动了两次猛烈的进攻,甚至借助海上水师舰队的舰炮,对海州牧府城进行了最为猛烈的炮击。

在炮火声中,海州牧府城城楼都被炮弹给炸飞到了天上,城墙也轰塌了好几处。

五天前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时,大明义勇军一团三营还在沈君山这个团副的亲自带队下,冲进了海州牧府城外城城墙之中,只需要再加上一把劲,甚至就能够直接冲进海州牧府城,夺下这座被女真鞑子占据了的黄海道沿海第一大城。

但是在最后关头,大明义勇军统帅杜斌却下令鸣金收兵。听到撤军的号角声,沈君山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应该是冲锋号吗?不是应该全线压进,一鼓作气拿下海州牧府城么?现在都已经破城了,大帅却怎么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下达撤退的命令?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沈君山回头朝身后的友邻部队望了一眼,随即决定不去管那个乱命,继续朝前冲锋,一鼓作气拿下海州牧府城!没有友邻部队的配合,自己若能仅凭一个营的兵力而拿下这黄海沿海第一大城,入朝第一功肯定就跑不了了!

可还没等沈君山他们三营继续攻击推进三十米,沈君山身后一骑传令兵飞奔了过来,一边还在马上大声喊道:“副团长,大帅有令,命你部即刻撤退,否则军法从事!”

沈君山楞了一下,失声反问道:“为什么!”

“大帅之命,属下亦不得而知,副团长若有疑问,还请副团长直接问大帅。”传令兵在马上抱拳拱手说道。

沈君山无奈,只得转身大声喝骂道:“他喵的,撤,都给老子撤!快撤!”

在沈君山的喝令下,已经突破了海州牧府城外围第一道城墙的一团三营官兵,不得不又从原路退了出去。

回到海州牧府城外的营地,沈君山直接就冲进了杜斌的帅帐,气冲冲地朝杜斌行了一个军礼,然后便大声问道:“大帅,卑职所部已经攻进海州牧府城,大帅为何突然下令撤兵?只需要再给卑职半个时辰,不需友邻部队增援,卑职所部也能攻取海州牧府!”

杜斌乐呵呵的站了起来,提起茶壶给沈君山倒了一杯茶水,递给沈君山,然后说道:“沈团副不要心急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既然咱们都到了高丽了,以后还怕少了仗打么?高丽国中,可是有四五万鞑子兵呢,排着队让你杀,也得杀到你脚趴手软不可,你又何必担心没仗可打呢?”

“大帅,以后的仗以后在说,这眼见着就要唾手可得的一座大城,咱们稍微加把劲就能唾手可得,就这么白白放弃了,岂不是可惜?下次想要再攻进去,少不了又得付出多说流血牺牲,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啊大帅!”沈君山有些不服气地大声说道。

“沈团副,你别急嘛,留着海州牧府城不取,咱们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战果。”杜斌轻笑着说道,旋即转身从帅案上拿起一份文件,转身递给沈君山,微笑着说道:“沈团副,你先看看这个吧,这是参谋部最新制定的作战计划,本帅觉得可行,已经批准执行了。”

沈君山楞了一下,急忙伸手接过杜斌递上来的作战计划,翻开飞快地浏览了起来。作战计划很简单,归纳起来的话,就是“围城打援”四个字而已。计划以海州牧府城为诱饵,引诱高丽旧都开城的守军,甚至有可能是围攻汉阳新都的鞑子,回援海州牧府城。

而之所以留下海州牧府城,不趁机把它给拿下来,是因为一旦海州牧府城被攻破,围攻高丽新都的女真鞑子可能就会因此而不再将海州牧府城中这一千两百多个女真鞑子的性命放在心上,对此不管不问,全力进攻汉阳。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参谋部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才决定暂时不攻占海州牧府城,而是将它作为诱饵,引诱来自开城旧都和汉阳新都的鞑子回援。而海州牧府城派出去的求救信使,也是采取杀九放一的方式,每次都故意放过一个信使,让其前往开城汉阳等地求援报信。

飞快地看了一遍作战计划,沈君山沉默了片刻,又抬头望着杜斌说道:“大帅,这计划能行么?”

“参谋部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而制定的作战计划,应该没什么纰漏吧?”杜斌瞧着沈君山说道。

沈君山迟疑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大帅,卑职所知,战史上的数次围城打援的计策,都是攻其必救,即便明知道回援可能会遭遇埋伏,敌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回援。可是海州牧府城呢?它只是黄海道临海的一座城池,又没有卡在鞑子补给运输线上,鞑子可能会回援么?”

杜斌瞧着沈君山笑了笑,说道:“沈团副,你说的没错,当时我也是这样问参谋长的。可是你猜参谋长怎么说?”

沈君山楞了一下,想起自己那两个同窗归庄和归庄来,他们两人可以说是浦东技术专修学校第一届短期培训班之中最为耀眼的风云人物。年纪轻轻,却已经是苏松道屈指可数的实权人物了。

顾绛就不说了,以十九岁的年纪,便出任了双手端起没总理大臣衙门下辖最为重要的一个局署部门的领导,成为了商业情报调查科的科长,是总理大臣最为信任的助手之一。而归庄呢,他比顾绛大了半岁,但现在却是大明义勇军的参谋长!

反倒是沈君山他们这些年长一些的,现在倒变成了下属。不过这也只是相对于顾绛和归庄而言,比起其他同窗来,沈君山、韦洪明、张天成他们这些人,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听了杜斌的话后,沈君山微微楞了一下,旋即朝杜斌拱手说道:“尔礼他怎么说的?”

“尔礼跟我说,辽东鞑子兵制跟我们不一样,辽东鞑酋创建的八旗制度,虽然极大地凝聚了士兵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但相应的,各旗之间,难免就会产生一些嫌隙。”杜斌轻笑着说道,“八旗兵丁,从根子上来说,可以称之为各旗旗主的私有财产,旗丁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八旗旗主的实力地位和在鞑子可汗心中的位置。”

停顿了一下,杜斌又说道:“所以,即便汉阳的攻朝都元帅,镶蓝旗主阿敏见死不救,不肯发兵救援,镶红旗旗主岳托也必定不会,也不可能丢下他自己的旗丁而见死不救的。岳托如果真那样做了的话,即便他取得了攻取高丽新都的功劳,也势必会引起部下旗丁的离心离德,所以,这就是岳托的必救之地。”

听了杜斌的话,沈君山不由得楞了一下,旋即点头说道:“卑职明白了,多谢大帅为卑职解惑。”

“明白就好。”杜斌笑着点头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也不要有心理负担,以后要打的仗还有很多,到时候少不了你立功的机会的。”

“大帅,立功不立功的,卑职没想过,卑职就想早日扫平辽东,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卑职也就心满意足了,哪怕是为此马革裹尸,卑职也心甘情愿。”沈君山朝杜斌行了一个军礼,语气坚毅地说道。

停顿了一下,沈君山又躬身行礼说道:“大帅,末将请命,请求前往预设阵地,伏击鞑子。”

杜斌楞了一下,旋即扶起沈君山说道:“哨探队正在抓紧时间绘制附近的地形地势图,从而寻找到最佳的埋伏地点。沈团副先去预设阵地伏击鞑子,恐怕还需要再等上一段时间。”停顿了一下,杜斌又说道:“而且到那之后,首要任务可就是构筑防御工事,沈团副,你真的愿意前去么?”

沈君山躬身说道:“大帅,卑职愿往。”

“好,等哨探队绘制好地势地形图,参谋部定下伏击地点,你就马上领兵前去。”杜斌点头说道。

“多谢大帅!”沈君山惊喜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