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五十七章:重要机密

第两百五十七章:重要机密

“糊涂啊你”李良辅带着责备的语气:“我们受主人的命保护公子,使命未完,怎可轻言生死,公子若丧,我们如何对的起主人?”

“哥哥,我”张俊愧疚的支吾

李良辅却是摆摆手:“莫再说了,兄弟,不到万不得已,还要留下有用之。”

屋子外的萧炎生嘴上却挂起了一丝冷笑,屋子内的动静他感觉到了。这正是他所希望,所谓烧房只是一个下策,更多是恫吓。他要抓的是活的,特别是袁元,如果要杀人,他们南下以来杀的汉人还少,多这几个又能怎么样,何必费劲心机紧追不舍。再则,他已经违抗了休哥的军命,一定要弄分大功劳去将功折罪。所以不到最后,他才不会放火呢。

如今屋子内动静激烈,他很乐见,巴不得里面人自己乱了打起来。听的里面争斗声音,萧炎生给了边上手下一个眼色。

手下示意,一招手,数个辽人口衔着刀,轻手轻脚向房子摸去。想乘屋子里人混乱,发动突然袭击。

如果被他们得手,袁元几人还真是危险了。好在几人虽然心理正在为生死挣扎,警惕还是没有放松。最先感到不对劲的压着弟弟的韩世忠,他的耳根一动,脸色一黑:“不好,契丹狗想偷袭。”

他一个翻跳起,拿起墙角的手弩,透过窗台,冲着外面鬼祟的辽人就是一箭,直接把头给了个对穿,**都流出来了。

李良辅也不慢,得到警告后,拿着自己弩透过门框,往另一个辽人去,,这一箭正到上。那恐怖的力道直接把人钉在地上。

契丹这个突击队伍顿时大乱,连滚带爬,缩了回去,把萧炎生气的鼻子都歪了。他知道是自己心急坏了事,因此没有责怪手下。

不过这个家伙真的怒了,这几个汉人的固执和决心,让他失去了玩下去的意思。亲自从手下接过一个火把,他寒着声冲里面喊道:“你们几个听好了,给你们十个数,若不出降,决不姑息。”

“一”那个懂的蹩脚汉语的契丹人,开始用他的杂音喊数了。

屋子人马上都集中到窗户和门边,他们看到,辽人已经集合十数只火把,个个都咬着牙,袁元相信,只要那个辽将一声话,这些火把会下雨倾斜在这房子上,而这房子周围的干木,柴草都是最好的燃烧物品。

“契丹狗是要动真格的了韩世忠叹息了一句,把询问的目光看向李良辅,平时都是这位拿主意。但是此刻李良辅也没则,只是无奈的摇摇头。

“七”外面数字已经越来越近了,契丹人的火把已经作好了四处点火的姿势。

“我看大伙降吧”袁元突然道

几个人却是大呀,用种异样的目光看着他。李良辅更是直接道:“不可降陛下,降敌遭世唾骂,生不如死。”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辽人费了这么大力气抓我们定是为了获得好处,所以我们降最多受点苦,不会有命之愉,这里只有我们几个,被掳掠汉人何其多,只要我们不说,谁知道我们降辽,留着有用之,或者还有回南的一”袁元却是很平静,他本是穿越者,懂得活下去才有未来。

“这”几人听了他的话,心里觉得很有道理,说实话,能活着,谁愿意死。但是他们又真的担心,毕竟心还是向着宋,怕自己行为影响家人,在这个时候,宋还没有出现投降的人物,不赶开这个先河。

“十”外面契丹人给的数字已到。

萧炎生见里面汉人还没有降的意思,将自己火把一举:“儿郎们,给我烧”

契丹人欢跃起声,带着马就要四处丢火把点火,却听屋子里穿出一个青涩男人声音:“且慢”萧炎生耳朵一直在听屋子内动静,此时听着屋子内有人发话,马上下令:“都先给我停下。”

辽人训练有素,将官令一出,所有的兵都停下了动作。萧炎生点点头,反对着屋子内喊道:“何人喊话,出来一见。”

叫出声的自然是袁元,刚刚千钧一发,他见这些人忧郁不决,就自己先给弄个停,不管能不能成,拖延下时间也是好的。

现在辽人要见他,为了大计,也只有影着头皮。他抖抖衣服,把自己弄乱的衣服搞整洁,再怎么不能堕了脸面。

他要出去,几个忠心手下不放心,拉着哀求,李良辅连眼泪都出来了,跪着拦在面前:“契丹人狡诈,陛下不可犯险啊,这一出去,全在契丹人箭锋下。”

一个上了年纪人哭着抱着自己腿,袁元觉得很荒谬,又不好说什么,只有解释道:“契丹人要杀我们,直接放火就是,何必如此麻烦,我去和他们一见,拖延时间,或有转机。”

李良辅还是不肯,他无奈。只有硬抽出腿,然后强硬道:“我意已决,今之事,若无外援,我等必死,降契丹也是无法,圣人言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若连这点耻辱都受不了,也只是庸碌之徒,忠伯你不会愿我庸碌一。”

李良辅被说的无语,只好放开手,擦着眼泪:“是我等无能,还请陛下当心。”

袁元点点头,走了出门。契丹人划的一排弓箭指的自己。把个小心肝吓的是扑通,扑通,差点没腿软。为了不丢脸,袁元装着脸上无事,还微笑着拘了一礼:“我闻辽国是北之强国,控弦之士数十万,南征北讨,威镇敌胆,今一见,方知人言有虚,也不过尔尔,我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也能让各位如临大敌,以弓马相对。”

袁元一之乎者也,大部分辽人听不懂,或者这就是外星语。但是萧炎生是学了汉文化的,知道他在讽刺自己,脸上也有些挂不住。想想也是,人家一个人出来,还是汉人中那些软弱的书生,自己这边又是箭又是刀就显得很掉价。

契丹人一直以来和汉人比,想要超过汉人,宋辽两国和谈后,辽国经常派些僧侣啊,学者啊什么的到宋朝挑战,其目的就是想超过汉人正统的宋。

现在也是一样,喜欢和宋人比,就是礼仪也要仿。这萧炎生在这样氛围下,自然也是一样,觉得自己人很丢人,马鞭一甩喝道:“都把箭给我放下。”

待那些军队都放下武器,他眯起眼睛对着袁元:“这位公子,牙嘴倒是很伶俐。”“将军谬赞,某只不过实话实说罢了。某见将军威武,敢问将军大名?”袁元轻飘飘的的婉转掉了萧炎生灵牙利齿,再加上有意示好,让这个家伙听了很舒服。

不由的就得意道:“本将是大辽千牛卫将军,征南先锋萧炎生,请问公子家事。”

“哦,某只是一商贾人家,略读了几本书罢了,不知道为何将军犯我朝境,还要对某和下人穷追不舍,若要钱财,某可以立个借据,将军放我等归去,当有万贯送上。”袁元瞎侃道

“哼”萧炎生当然不是傻子,空口白牙来个万贯就给你放了,手下不说死了那么人,关为了他们连大王军令都给违抗了。

他冷笑一声:“公子这商贾倒端的大,骑的是西域贡马,下人用的宋军制的手弩,杀我儿郎无数,不知大宋何时有这样的商贾,横插军政,本将倒是想请教下公子。”

袁元心里一惊,这家伙倒是知道很多。从细节中就破了自己谎言,宋朝虽然是重视商业,但是商业是不能作为军用(除了造船),这点和明朝不同,所以在打仗上一应供应宋朝都是由政府来承担,这样导致烦琐和效率低下,因此虽然宋朝是中国封建国库最丰厚的国家,可是一打起战来,那军费是花花的,以宋仁宗时候李元昊叛变为例,打了几个败仗,其规模说小不小,说大至少没有宋朝和辽国开战那么大,可是就这样把宋朝从真宗开始积累的财富就给弄瘪了,到后面居然出现财政赤字,没有办法况下,宋朝只有摊牌“及元昊背恩,国家发兵调赋以供边役……东自海岱,南逾江淮,占籍之民,无不萧然,苦于科敛。自其始叛,以至纳款,才五年耳,天下困敝,至今未复”《温国文正公集》。

要知道西夏不过小国,只是夹在宋辽之间才没有灭亡。宋和辽交战,特别是北伐一动就是几是万军队,宋朝设转运使,调集各方粮草,常常不够用。而一旦被敌人抓住这个弱点直接就粮尽兵败。而明朝采用屯田制,军队就地解决粮食,或者由商贾代政府运粮,政府发“盐引”,等分工协作制度,效率大高,成本大低,所以明朝来军费和宋简直没的比。

不过这萧炎生应该不清楚宋朝商业制度,但是拥有制式武器和好马是最大的破绽。别以为古人都是傻子,宋弩作为宋军主要战斗设备,保密是是很重要的,据说宋人在战败的时候,为了防止对方使用或者仿造自己遗留的下弩,通常整个砸坏,或者去掉重要机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