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卷风云动第三十六章过往不如烟(2 / 2)


“孙祎,你如果自己说出来,量刑的时候,朕会从轻发落,如果从阮大铖嘴里说出来,朕会加重处罚,你自己选择吧。”朱由校说道。

孙祎思虑片刻,便垂头丧气地说道:“是,陛下。今年八月初八,因大理寺要去江西缉拿要犯宋应星,微臣负责车马事宜。阮大铖就告诉我说,有一批货物要送往江西。他说这批货物为了躲避税收,让我想想办法。

微臣就把这批货物,放入了前往江西的车马队中,跟随大理寺的衙役一起前往江西。但这批货物在江西是何人取走的,微臣确实不知。陛下,微臣要是知道这批货物是火枪,是打死也不敢做这事。还望陛下明察,微臣这是被蒙蔽了啊!”

“也就是说,你只是负责把火枪送进了车马队,但对于这批货物送到江西何处,你并不知情?”朱由校问道。

“正是如此,微臣把货物清点装船以后。就不知道这货物的去向了。”孙祎道。

“你等会儿,你怎么越说朕越糊涂了。你不是说准备车马嘛,怎么又说到船上去了。你把这事再细细说一下”朱由校拿出纸笔问道。

“陛下,按大明律例,官员出行乘坐车马舟船,是有一定品级的。但时至今日,这些规定多有了权益之法。因而有时候,会根据事情紧急,会换成更快速的出行方式。但我们入账之时,依然会按照车马费来入账,中间的差额部分,会由所在部门在年末抹平。”孙祎道。

朱由校写了几个字道:“额,也就是说,坐船的方式是最快速的,但是可能花费较高。嗯,这倒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做事不能总依循古例。你说,接着说。”

孙祎道:“陛下,坐船有时候还要节省费用一些。比如这次因为案情紧急,如果乘车马而行,必定耽误不少时间。微臣与曹少卿商议后,便决定坐船。

因为漕运船只通行没有障碍,所以微臣便想着联系漕运的船只。这样既可以让阮大铖运送的货物免税,又能节省运输费用。但此事曹少卿着实不知,都是小人所为。”。

………………………………………………………………….

朱由校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漕运,漏税的大户。然后便抬头问道:“嗯,那你当时联系的是那里的漕运,又是何人负责运送?”

“陛下,微臣前往京城的漕运总督府时,很巧合的遇见了漕运总督崔文升崔大人。我把此事告诉了崔大人以后。崔大人便给微臣安排了船只,微臣把货物交给了崔大人以后就没有再插手此事了。”孙祎话音落地后,整个朝堂上出现了可怕的安静。

朱由校的眼光在皇极殿上扫了一个遍,见群臣恨不得用绣花针,把自个儿的嘴巴缝个结结实实。朱由校觉得莫名其妙,他正要询问之时,信王朱由检在他耳朵边小声说道:“哥,你怎么忘了,这崔文升可是当年红丸大案里的要犯之一。”

一听这话,朱由校的便呆立了片刻,他舔了舔嘴唇道:“由检,这话当真?”

“哥,我看你是真糊涂了。这朝堂上,你让我如何解释给你听?”朱由检急道。

朱由校沉思片刻,觉得这事得了解清楚,而且今天的案子也需要整理一下,便下令道:“今日天色已晚,诸位都先回府歇息,明日一早,皇极殿继续三司会审。还有,右都御史孙祎,吏部尚书赵南星,工部给事中阮大铖,即刻押往天牢。刑部好生看管,不得有误。”

兄弟二人回到了乾清宫后,朱由校便一把拉住弟弟道:“由检,你快把当时的事给我说一说。哥哥我落水以后,很多事都记得不清楚。”

“哥,这事说来话长了。”

………………………………………………………………………………..

“泰昌元年八月,父皇即位后。虽然有一些为政的举措,但每日回宫后,便是沉于酒色,纵欲淫乐。当时,神宗帝的宠妃郑贵妃,更是为父皇敬献了美女八人,令父皇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时人曾说,父皇沉湎酒色,旷古罕见。

当时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正是崔文升,他同时掌管着御药房。但这崔文升以前却是郑贵妃的内侍。关于这一点,我始终没有想明白。因为郑贵妃想要谋害父皇又不是一两天了,父皇怎么会让崔文升当司礼监秉笔这么重要的职务,还让他掌管御药房。

后来,父皇仅仅登基十日便身患重病。但是不知怎么回事,父皇明知自己患病的情况下,竟擅自斥退太医院医官,而请崔文升看病。崔文升开了一个方子,父皇吃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如厕三四十次。结果昏迷不醒。

后来父皇苏醒后,曾对当时的首辅方从哲说过安排后事。方从哲见父皇心灰意冷,便安慰父皇说,陛下的病不过是体质虚弱而已,只要广招天下名医,定可治愈。但父皇不知为什么,说太医都是昏庸之辈。因而不愿意看病。

后来方从哲提到,鸿胪寺丞李可灼曾上本说他有仙方可治父皇病症。但是方从哲不敢上这个所谓仙方,因为李可灼信奉仙丹之术,而并非医生。但是父皇一时情急,还是决定使用这个仙方。方从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令李可灼敬献仙方,为父皇治病。

父皇服用了仙丹之后,身体确实有所好转。但当时的太医院医生说,父皇暂时的身体好转,并不是仙丹之功,如果方从哲继续给父皇仙丹,他们就会集体去官离职。

方从哲本来也打算听从太医的建议,却不敢违背父皇的旨意,于是便与当今次辅韩爌一道,陪李可灼献药。但后来不知为何,父皇服用了此药以后,却突然…

后来此事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首辅方从哲去职,李可灼被发配充军,而崔文升被贬到了南京。在父皇归天一年多以后,方从哲还给哥哥您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当年昏聩,还望陛下重罚。但这时韩爌站出来,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群臣这才放过了方从哲。”

朱由校耐心听完弟弟的讲述,伸手将弟弟眼角的泪水擦去,正想说两句安慰话。脑子里突然转过一个念头:这个崔文升被贬到了南京没多久,怎么又当上了漕运总督?这漕运总督可是个肥缺啊。崔文升作为司礼监禀笔,是时刻陪在光宗身边的。难不成他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