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5.守岁(1 / 2)


天边铅云堆积, 巷子里静谧无声,站在窗前, 能听见庭院里雪落沙沙响。

傅云英立在门边,望着假山上薄薄一层积雪, 踟蹰了片刻。

“要出去?”

傅云章走到她身后,轻声问。

她想了想, 点点头。

傅云章唔一声,没问什么,仰头看一眼阴沉沉的天空, 如画的眉眼, 雪光中愈显精致, “雪一时半会儿不会停,先添件衣裳。”

虽然不知道大过年的少爷为什么要出门,王大郎还是立刻奔回房, 取了暖耳、斗篷、手炉过来。

傅云章接过斗篷, 给傅云英披上,修长的手指系好绸带,在她脸颊上轻轻拍了两下,“最近不太平, 多带几个人。”

她有些心不在焉,点头应下了。

乔嘉和另外两个护卫跟在她身后, 簇拥着她走进漫天大雪中。

傅云章双手背在背后, 站在台阶前, 目送她走远。

莲壳走了过来, 手揣在袖子里,一脸茫然:“爷,您交代的冬笋汤煨好了,用南边带来的老吊子熬了一整夜呢!少爷怎么出去了?他不和您一起守岁吗?”

笋是发物,傅云章并不爱吃,是专给傅云英备下的。

“放着罢。”他回首看着桌上摊开的升官图,叹了口气,唇边浮起淡淡的笑,语气却怅然,“在书房架一炉火,今晚我在书房睡。”

莲壳答应一声,明白少爷今夜又要看一晚上的书。

冬日天黑得早,天色越来越昏暗,傅云英冒雪骑马出城,城门口排了几支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都是等着进城团圆的人群。

大家都在往里走,只有她这个时候出城。

天色不早了,不一会儿就要关城门,如果出去了,今晚肯定只能在外面留宿。

她迟疑了一下,迎着风雪继续往南行。

霍明锦在城外的住处她去过一次,李昌很谨慎,带着她过去的时候特意绕了好几圈,但她以前常画图志,路上会下意识不断在脑海里辨别方向,还是记下大致的方位和路线了。

走了没几里路,路边密林里忽然蹿出几个人,拦住她们。

傅云英摘下霍明锦要她随身带着的那块鱼佩,“我有事求见霍大人。”

拦下她的人认得她,看到鱼佩,脸色微变,没敢接,拱手道:“山里恐有大虫,小的护送公子过去。”

她收起鱼佩,一行人继续往山里走。

到了地方,远远看到那座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她又犹豫起来。

她喜欢一切事情井井有条,就像书房架上那一摞摞垒起来的整齐书册一样,什么时候想看哪本书,照着银签子一层层往上找,条理清晰,清清楚楚。

在大理寺,她也是这么处理积压卷宗的。先将所有案子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一个个去审理批示,遇到难办的案子,从地方初审的记录开始,从头到尾查,直到查清来龙去脉。没有什么技巧,就这么一桩桩复核,几个月下来,她把积压的案子全处理好了。

同僚们为之侧目,连赵弼也对她刮目相看,京城局势风云诡谲,也只有她还能静得下心处理公务。

编写书册繁冗琐碎,非常考验毅力和耐心,傅云英从九岁起就开始整理收集资料,这么多年下来,再枯燥的差事,她也能踏踏实实办好。

那些卷宗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任务,每一件案子背后都牵扯了一条条人命,她不会随便敷衍。

但感情上的事和她以往遇到的难题不同,理清头绪、整理出脉络,不代表就能处理好它。

尤其那个人是霍明锦,她更得慎重对待。

长靴踩过雪地咯吱咯吱响,随从前去通报。

来都来了,这时候后悔,回去也进不了城。傅云英翻身下马,拢紧斗篷。

走到院子里,看到雪中一地杂乱的脚印,她意识到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房里点了灯,影影绰绰人影来回走动,不远处的马厩传来热闹的马嘶声。霍明锦正在接见他的部下,他们可能在商量什么要事,房里站了很多人,却没有说话声传出,院子周围都是戍守的锦衣卫,角落里时不时闪过一道寒芒,带刀护卫藏在阴影处。

气氛沉重。

她叫住随从,道:“霍大人在忙,你先带我去其他地方坐着等罢。”

随从犹豫了一下,将她领到厢房里,给她倒了杯茶,“公子稍等。”

厢房没有生火盆,冷飕飕的,她拍干净斗篷上的雪,坐在圈椅上发呆。

上辈子没察觉,只觉得他是一个体贴温和的好哥哥,出身门第高出魏家许多,却平易近人,会耐心陪她玩耍,听她说她的烦恼。

后来他去打仗了,短短几年,他接连失去祖母、父亲和堂兄,战场上九死一生。

再见时,两人已经疏远,她又将嫁为人妇,甚至没有安慰他一句。

每次她陪嫂子回定国公府,他刚好也在,是巧合,还是他故意的?

雪花一片片往下飘落,似撒了满天的鹅毛。

正房里,众人窃窃私语。

霍明锦坐在火盆前,火光映亮他五官深刻的脸,眸子漆黑,目光淡漠,平静道:“京卫军备废弛,不足为惧。辽东战事吃紧,徐鼎刚刚抽调走一批人,剩下的都是新兵,届时你们带着几百人守住北边宫门足矣。”

他一开口,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垂手听他吩咐。

等他说完,李昌和另外一个汉子站在地下,恭敬应喏。

他扫一眼另外几人,接着道:“沈家不会坐以待毙,继续盯着他们。”

一人上前半步,小声说:“二爷,萧竹送了封密信出来,他怂恿沈大公子买通司礼监的几个太监,沈大公子已经被他说动了。”

锦衣卫强势,东西厂太监便只能忍气吞声。眼看东西厂形同虚设,那帮太监不甘就此落魄,早就按捺不住想闹出点动静。

霍明锦唔了声,“密切注意诸地藩王,尤其是晋王和潭王。”

晋王有军权,潭王富可敌国,都不可小觑。

众人沉声应是。

说了些其他事情,差使一一分派下去,众人陆陆续续告退。

李昌走之前,收起肃穆之色,笑嘻嘻朝和幕僚说话的霍明锦作揖,道:“二爷,兄弟们前几天去林子里猎了些野物,今天年三十,大家要去庄里吃酒,兄弟们托我来请您,您能否赏脸?”

霍明锦抬起眼帘,看一眼窗外簌簌飘落的雪花,“警醒点,谁吃醉了误事,自己去领罚。”

说完,继续和两个幕僚交谈。

李昌嘿嘿笑,响亮地答应一声,二爷虽然不苟言笑,其实向来对部下宽容,因此他才敢当面说吃酒的事。

可惜二爷不肯赏脸,那帮小子必然失望,二爷这些年都是一个人过年,也不知他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想什么,热热闹闹的不好么?

李昌心里嘀咕着,出了正房,看到等在外面的部下,“你不是守在山道那边吗?怎么回来了?”

部下低着头答:“傅公子来了,求见二爷,小的等着进去通报。”

李昌张大嘴巴,两手一拍,“人在哪儿?”

“就在厢房里坐着。”

李昌眼珠一转,傅云倒是乖巧,这么冷的天巴巴的过来陪二爷过年,不枉二爷对他那么好!

他急忙转身回去,进了正房,瞅着霍明锦和幕僚说完话,忙抱拳道:“二爷,傅公子在厢房等着求见。”

听了这话,霍明锦一愣,立即站了起来,“什么时候来的?”

李昌道:“这……不晓得,来了有一会儿吧。我去把他叫过来?”

话还没说完,霍明锦已经大踏步走出去了,袍袖里鼓满了风,飒飒响。

剩下李昌和两个幕僚面面相觑,大眼对小眼地呆了半晌,幕僚问:“这位傅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听赵弼提起过他,似乎还挺欣赏。”

从没见过二爷如此急切,竟主动出去迎接那个傅公子。

李昌干笑了几下,这可不好说。

厢房很冷,傅云英坐了一会儿,手脚都冻麻木了,干脆站起来在房里走动。

霍明锦的住处和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除了桌椅几案之类的器具,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陈设朴素简单。刚才她进来的时候路过一进院子,那边好像设了练武场,庭中设有兵器架,大雪中几只草靶子孤零零立在场院里。

她走到雕花镶嵌翠竹落地大屏风前,仔细端详翠竹上雕刻的耕织图。

吱嘎一声,房门应声开了,风卷着雪花往里扑,一个高大的身影踱进厢房,影子罩在屏风上,连带着把她整个人笼在其中。

有点像拥抱。

真能抱抱她就好了,抱得紧紧的,让她在自己怀里露出和平时不一样的表情。

从找到她以后,从没见她像以前那样笑。

霍明锦看着她高挑的背影,目光灼灼,眼里涌动着能将人灼伤的汹涌情绪,慢慢走到她背后,“怎么过来了?”

背后忽然传来低沉暗哑的说话声,沉思中的傅云英吓了一跳,忙转身,侧过头,发现他就在自己身后。

霍明锦弯腰俯身,她转过来时,戴的暖耳刚好擦过他的下巴,毛茸茸的触感,被碰到的地方陡然腾起一股热意,立刻窜满全身,一团火渐渐烧起来。

她仰头看着他,肌肤似新雪,双唇嫣红,因为来不及反应,乌黑发亮的眸子眨了两下,浓睫微颤。

他有些情不自禁,想把她捧到跟前好好亲一会儿,感受肌肤是不是和看上去的一样细滑,喉结动了一下。

隔得这么近,傅云英能清晰听见他吞咽的声音,脸上烧起来,眼帘低垂,往后退了一步。

霍明锦一笑,拉起她的手,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指,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扫一眼阴冷的厢房,拉着她出去。

李昌和刚才的部下跟了过来,远远看到二爷阴沉着脸往正房去,平时拿刀的大手拉着人家傅公子的小手紧紧不放,对望一眼,躲开了。

不仅躲开,还给其他人使眼色,除了暗处的护卫,其他锦衣卫都知趣地退到走廊里。

傅云英被霍明锦拉着进了正房,里头烧了火盆,锦帐低垂,温暖如春。

霍明锦拉着她坐在火盆前,搓她的手,“冷吗?”

她在南方长大,受不了北方严寒。

房里的幕僚还没走,等着霍明锦回来继续向他请示,等来等去,好不容易把二爷盼回来了,结果二爷看都没看他们一眼,只知道低头和那个传说中“貌若好女”的傅公子说话。

声音温和,和平时对待部下的宽和不一样,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柔和珍视。

哎,英雄难过美人关,只要美人够美,管他是男是女,都能把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两个幕僚摇头失笑,悄悄退出去,把门带上。

两手被霍明锦宽厚的大手握在掌心里焐着,怎么挣都挣不开。

傅云英觉得自己要起鸡皮疙瘩了。

他是不是故意的?

自从捅破窗户纸以后,他没有顾忌,越来越强势。

那一开始认出她的时候,他为什么什么反应都没有呢?

傅四老爷在铜山遇险,她带着人去铜山,锦衣卫已经赶到了……绝不是巧合,他是为她去的。

在她还不知道傅四老爷出事的时候,他已经南下赶往铜山。

李寒石是她的人,她身边一有风吹草动,他都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