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8章 好酒不怕晚(2 / 2)


齐妙等他把蜡烛吹灭之后,推开屋门,看着往这边来的梁汉柏,说:

“急什么!进来,吃点儿东西咱们再去。”

“啊?哦。”梁汉柏点头,齐妙盛了两碗酸汤面。

农家有守灵一说,但不会让你不吃不喝。

姐弟俩吃饱之后,齐妙把锅盖盖上。二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云记阳等外面传来关门的声音之后,这才下地盛面条……

……

姐弟俩回到老宅的灵棚,村民们已经把大灶都搭好了,蒋氏、曹氏还有冯氏开始做饭。

帮着忙活的村民们没有走,等着吃这顿饭。

三五成群找活干,谁都没有闲着。

农家就这点好,谁家有事儿,不用告诉大家就都到场,而且全都当是自己家事儿做一样。

收拾院子,挂岁数纸,给长明灯添油……

齐妙看着做事的大家伙,不忘削着手里的土豆。她跟梁桂兰、魏氏还有大博他们一起,一盆土豆顷刻间收拾赶紧。

梁汉柏带着村里的铁生、二毛、四狗子几个娃儿回来,手里是白菜、萝卜、还有粉条。

要说老宅这日子过得,都没眼去看。这些家常菜,不是冻了、就是糠了,也就土豆还能用。

这几日,老宅这边每天都要做饭,而且量要特别大。

白事与红事不同。

白事情上,只要来帮忙,都可以进屋吃饭,越热闹越好。据说这样,逝者到了阴间,小鬼见这么多人送行,会格外照顾死者。

具体是不是这样不清楚,齐妙认为,这就是阳世人的一个心里安慰。

曹氏焖饭,蒋氏掌勺,冯氏再旁偷奸耍滑。

要不是今儿特殊,其他几个媳妇儿都不能容她。白事嘛,顺顺利利最重要。

饭是高粱米饭,菜是白菜炖土豆,酸菜炒粉条、素炒萝卜。

三个菜,都是素的。

菜的数量上有讲究,若是双亲都没了,那做的菜是双数。可若是有一个还活着,就必须做单。

饭菜好的第一件事儿不是摆桌,而是拿一个罐子装一些,然后放在灵前。

再由大儿媳冯氏,端着两碗饭菜,去村头十字路口送僵水。

这个僵水,齐妙不是很懂,特意问了一嘴曹氏,曹氏也说不准出个所以然。反正老一辈都这么做,他们就遵守。

等冯氏走了之后,蒋氏喊村民们过来吃饭。

梁家三个兄弟,就那么跪在灵前,谁都没有动。

也不是谁都没有动,梁安想动,不过看着两个弟弟没动,他又跪着了。

村民们吃过晚饭,见没什么需要忙的,纷纷告辞、离开。

梁金宝、梁金山兄弟俩跟梁安、梁庐关系不错,第一晚肯定不会走,就留在这边守灵。

寒冬腊月的夜半守灵,煎熬程度可想而知。

家里准备的纸不够,曹氏拿银子给梁汉柏,让他跑腿去村头杂货铺再买一些。

王氏死的太突然,家里什么都没准备。也就寿材跟装老衣服,这俩是早就准备出来的。

农家讲究,这样的东西,要在家里最小的儿子成亲之后就得备出来。为什么不知道,习俗罢了。

梁汉柏出了家门,梁金山来到梁安身边,看着他木讷、呆愣的样子,轻声说道:

“三儿啊,别这样。婶子走了也是享福,不然她多遭罪啊!”

王氏抗拉炕尿的事情,大家都清楚,这虽说走了挺伤感,至少她解脱了,家里人也解脱了。

梁安接受不了,凝视着棺材,喃喃的道:

“三哥,我来的时候我娘已经入殓,我现在想想觉得不对,我要开棺验尸——”

轰——

梁安这话说完,大家伙儿全都愣住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敢搭言。

哪有开棺验尸一说,一旦入殓,除非出殡那天瞻仰遗容,其他时候根本不可以开棺。

梁金宝轻咳两声,看着院子,轻声的问:

“这大丫头流放了,老丫头去哪儿了?咋没看到呢。”

这么一转移话题,大家都发现梁敏霞没有在场,纷纷纳闷。

齐妙见状走上前来,侧身行礼一下,说:

“爹、二大爷,金宝大爷,我老姑去镇上了。我爷缺点儿东西,她去镇上给置办了。”

缺点儿东西,缺什么?

如果是平常,大家肯定会追问到底,不过今日,倒真是没有那个想法。

梁汉柏从外面回来,手里抱了一大堆的烧纸。冯氏在他后面后来,手里就拿了两个碗。

梁金山瞅着这样的大大娘,冷“哼”一声摇摇头。梁亮不在意,只管拿纸往丧盆子里添,显得特别孝顺。

还是梁桂兰跟齐妙心疼梁汉柏,纷纷上前,把纸拿下来,放到一旁备用。

齐妙看着大口吃饭的冯氏,狠狠剜了一眼。

手里啥都没有,帮着拿点儿怎么了,能累着?!

正要开口质问的时候,梁汉柏突然拽住她的衣袖,急忙指着灵堂。

齐妙扭头一看,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