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2 / 2)


  酒垆不大,门口酒旗迎风而展,里头小娘子生得容颜美丽,鬓发光洁不乱,是个很麻利的人。

  此刻,生意正忙,噼里啪啦将算盘打得熟极而流,她夫君则挂着一脸的笑穿梭于客人中间寒暄。小吏抬脚进来,左看右看,也不没瞧见从事中郎他人在哪里,倒是酒香、卤菜香混着妇人的一点胭脂味道很微妙。

  小吏深吸口气,还没问话,眼见周围人的目光齐刷刷朝一个方向去了,他茫然回首:

  桓行简寻常装束,但还是惹人注目,他这样出身的贵胄子弟是罕有往市井里来的。小吏一惊,忙不迭要上前见礼,桓行简微微一笑,扬手制止了。

  他看到了阮籍,不在别处,在小娘子脚边正呼呼大睡,那神情舒展,好似做了个十分甜美的好梦。

  小娘子见桓行简气度不凡,轻轻拿脚拨了拨阮籍,一抬腿,笑意盈盈出来待客。一面抹桌子,一面问点什么酒菜。桓行简当真在她相引下坐在了临窗的位置,呷了两口不知什么名目的酒,喉间发涩,看了阮籍半刻,照例呼呼大睡不起。

  这小娘子看模样,分明是嫁过人的,很快,桓行简发觉她夫君竟也在场,就这么毫不在意地由着阮籍在脚旁酣睡。

  果然坦荡,桓行简噙笑走过来,一脚踢在阮籍身上,阮籍哼哼两声,翻个身,继续以手作枕睡他的觉。

  小吏看在眼里,急得不行,忙蹲下来趴在他耳朵那大声说:“郎君来了!”

  如此,喊了几声,把店里的人都听得云里雾里,阮籍终于半睁了惺忪的眼,一张嘴,酒气熏天:

  “何事?”

  “大将军亲自来找你啦!”小吏压着声音,冲他挤眉弄眼,阮籍慢吞吞坐起来同桓行简那双淡漠的眼对上,这边小吏细心地替他掸了掸衣裳,暗道这官仪不整的,大将军看了,必恼火才是。

  阮籍跟小娘子一拱手道别,随桓行简出来,脑袋如坠铅,又沉又痛,半晌都是昏的。

  看他站都站不稳,桓行简蹙眉,让人扶他回就在隔壁不远的家中。

  家里人不认得桓行简,暗自打量,阮籍的夫人似乎窥出什么苗头,不避外男,过来施礼道谢。

  檐下设有一榻,阮籍被架到了上头。旁边,另有他写到一半的诗歌凌乱扔在小案上,倚着栏杆里冒上来的丛丛兰草。

  桓行简走过来,随手拈起来他所作的《大人先生传》略略一读,很快丢还远处:“神仙飘渺,不若人间声色手到擒来,有酒家娘子可观,有深谷长啸可嘬,乘云气驭飞龙出四海八荒之外,那样的神人怕只在烂醉之时眼花才能看得到。”

  他微有讥讽,看向不知此刻是装醉还是真醉的阮籍,歪着头,鼾声如雷。桓行简转过身,对他夫人道:

  “今日他本该到公府当值,却不见人。回头劳烦夫人替我转告嗣宗,我听说,他曾去楚汉古战场吊唁,云‘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可见嗣宗亦有凌云之志。既然如此,在其位谋其政,尸位素餐于国于民两无益。”

  余光一瞥,桓行简知道阮籍听得到,“我今日亲自来,是想告诉他,若觉得公府水浅腾挪不开他这条蛟龙,日后就不必来了。若是肯来,就按时点卯做事,我府里不养闲人。”

  说完,把随身带来的《汉书》掷到阮籍身上,“桓氏家传《汉书》,此书法度严整,家父爱不释手,我平日读史亦得治益之道,可知前朝得失,就送嗣宗一册,日后若有缘愿同他探讨一二。”

  阮夫人听得一身汗,忙收好书,又替他补描道:“大将军误会,我夫君他实在是生性轻荡惯了,并无他想,哪里是什么蛟龙,不过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而已。承蒙大将军不弃,选在公府,自然该尽心尽力,妾等他醒酒了一定将话带到。”

  恭恭敬敬将桓行简几人送出来,看人上了马,才一掏帕子在额角上按了又按。

  疾步走回院中,上前把阮籍用力一推搡,一边接过婢女递来的醒酒汤,一边给他灌下去,心有戚戚:

  “夫君,你这是做什么把大将军都招来了,他是什么人?妾早听闻大将军不似太傅宽以待人,今日一见,果然峻整。你瞧,这《汉书》都送来了,大将军心里怕是厌恶透了老庄呀!”

  阮籍半天凝神不语,神情寥落,许久,才慢慢说道:“我与大将军的为政之道,确是大不同,他尚势术,我法自然,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人很清醒。

  听得阮夫人愀然:“夫君跟谁的道一样呢?跟夫君一样的,怕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夫君若真想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她眼眶泛红,神情却决绝,“妾既嫁了夫君,愿生死相随。至于儿女们,他们若是知道随父亲为道而死,也绝不会有怨言。”

  阮籍好一阵苦笑,摇头直叹:“不,我这个样子就罢了,儿孙辈大可不必。你放心,我虽轻荡,却从不在外人跟前议论时事,大将军他不会把我怎么样。”

  夫妻相对,久久再无言。

  这边,公府里卫会几人都知道桓行简亲自去找阮籍,一时也无言。卫会照例卖弄他的好字,炫技不停,一面书写一面嘲讽:

  “我听人说过阮嗣宗许多奇事,当年,他随他叔父到东郡,彼时兖州刺史王昶见了他,结果他一整天什么都没说。王昶就觉得,唔,这少年人真是深不可测。”

  眉头深锁,惟妙惟肖把王昶那个无可奈何的劲儿一学,如身临其境,虞松跟傅嘏两个都忍不住笑了:“士季这张嘴啊!”

  朝字上轻轻一吹,笔墨微动,形体顷刻间便有了毫末之变,卫会满意地自我欣赏着:“依我看,他是没什么高见索性装得深沉些吧,也能唬得住人。动辄感慨竖子,诗必云人生苦闷,今时今日大将军没给他建功立业的机遇吗?是啊,在嗣宗眼里,我等都是随波逐流,就他站在岸边,一面拿着大将军府的俸禄,一面嫌弃这河流好浊呀!”

  “士季!”虞松喝住了他,“你这样说,未免太刻薄了些,各人有各人的性情,再者,嗣宗虽放诞不羁却从不臧否人物。你说的这些,是你自己的臆想,他从未开口说过你我这些人如何如何,莫要信口开河。”

  卫会一哂,脸上是少年人的踌躇满志,他虽也好老庄,不过沉迷言辞之妙,熏熏然也。然人活一世,羽化登仙皆是虚妄,他才不要当神仙,他就要当快活恣意大展雄才的红尘中人。

  几人很快换了话头,说起夏侯妙的事,一时,便是连卫会也是个拧眉沉思的神态了。正说着,石苞跑进来找桓行简,几人忙都起身,把探究征询的目光整齐划一地往他脸上投去。

  一时没寻见桓行简,石苞跑得口干舌燥,口渴至极,抱着茶壶连灌几杯,动作粗豪,卫会看得毫无兴致心里嫌他粗鲁,却只是含笑不语。

  “这事传得真快,快得邪乎,”石苞知道他几个不是外人,倒不避讳,“洛阳城里坊间似乎都知道了,先生们看,这能是什么人敢如此行事呢?”

  虞松、傅嘏两人长篇大论分析完,卫会抱肩而听,手一摆,道:“两位都觉得是有什么人在背后动作,猜来猜去,猜的是朝中人。有件事,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傅嘏乜他一眼,拈须说:“你平日不当讲的也讲过很多回了。”

  卫会正了正神色,不搭理他这茬:“不若反其道而行,我的意思是说。任何人,一旦听闻了这事,都会想着是朝中有人暗自针对大将军。可依我看,这恰恰是真正幕后主使者的目的,嫁祸朝堂,让大将军去疑心朝廷里的人。”

  思路颇为新鲜,几人很意外,卫会声音不自觉压得低了:“早前,夫人病逝,外头皆传言为大将军……”他含糊一带,继续道,“若是有人想拿这事做文章,断不会把尸骨乱掷,只会暗中行事,详密计划,怎会闹得天下皆知呢?可见行事者,更像是泄愤,此举可谓胆大多智,既祸水东引,又了自己夙愿。”

  他在这屋里洋洋洒洒头头是道,外面,桓行简站了半晌悉数听进耳中,末了,卫会那句“你们都想着是男人跟大将军作对,万一,是女人呢?”

  少年人随口的一句玩笑,桓行简的脸色陡然变冷,心下一动,进门把石苞喊了出来。

  “卫会说的,你怎么看?”他单刀直入,一脸的冷淡,石苞看他这个样子显然清楚方才的话都被他听了去,回道,“有几分道理。”

  说着,把自己打探的情况一一细禀,试探问,“这事要廷尉去查吗?”

  洛阳城无人不知,那朝野上下自然更不用提了。此事不亚于东关之耻,桓行简思忖良久,“廷尉插手也无不可,只是,”他意味深长看了眼石苞,“若牵涉其他,廷尉只管把它办成一桩盗墓铁案,这件事,让卫毓接手。你亲自去见他,转述我的意思。”

  卫会的兄长高平陵后起复,做了廷尉监,掌京都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