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章(1 / 2)





  叶世涛思索片刻就爽快点头,“那些下人之中不乏对娘亲忠心耿耿的,就算是用不到,也该到别院荣养。”

  叶浔笑着点头,“跟你说话就是这点好,爽快。”

  “我是你哥,你说什么我都会听。”叶世涛笑着说完,去了外院,命人着手此事。

  到了黄昏,英国公病故。同住在一条街上,虽说平日走动得少,这档口,叶府也少不得去吊唁。

  江宜室回来之后,单独找了叶浔说话:“我听人说,英国公已经昏迷两日了,太医院的人说熬不过今天早上。可是天亮前长兴侯去坐了坐,开了个方子,英国公服了一碗药,居然清醒过来,交待了后事,到这会儿才走了。”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人家那边办丧事,我是不应该高兴,可是得知长兴侯医术那么好,心里还真是喜滋滋的。”

  叶浔说什么都不合适,只是回以一笑。

  过日子就是如此,几家欢喜几家愁。英国公府那边停灵期间,还要张罗袭爵、分家的事,很是闹腾了一阵子。景国公府这边却是喜乐融融,保媒的上门几次,商定了五月下旬下聘。

  柳之南在叶府住上了瘾。到端午节那天,要回家随柳三太太去趟外祖母家,临走前承诺道:“明日我就回来。”

  叶浔惦记着孟宗扬提过的事,柳之南回家时,她特地提了提:“我还是半信半疑的,小时候的事又记不大清楚了,你帮我问问长辈们,记不记得我做过这种事。”不想柳之南不高兴,又不能让孟宗扬过来见柳之南,只好拿自己说事。

  柳之南很无奈,还是答应下来。

  五月初六,柳之南带着很多家当来了叶府,摆出了常住的架势,一见叶浔就急着报信:“祖母说,裴夫人以往由亲戚帮衬着做生意,这两年又有长兴侯代为打理,很赚了些家底。你嫁过去肯定是锦衣玉食,着实是桩好姻缘呢。”又埋怨自己,“你说我那会儿怎么会帮宋清远那个混账东西的?”

  “过去的事就别放在心里了。”叶浔问道,“我说的那件事,你问过长辈了没有?”

  柳之南眨着大眼睛望天,连连叹气,“放心吧,你没那么缺心眼儿。倒是我,干过两回这种事呢,只是不知道帮的其中一个是不是淮安侯。”

  ☆、第42章

  叶浔问道:“怎么回事?跟我说说。”

  “你不笑话我啊?”柳之南哭丧着脸。

  叶浔半是打趣地道:“说的什么话,到底你也是帮了人,而且没帮倒忙。”

  柳之南这才面露喜色,“我小舅舅这些年不都在做生意吗?他出手特别阔绰。我外祖父那边,他是最疼爱我的。我小时候他还在京城,常带着我和哥哥出门闲逛。这些你应该还记得吧?”

  叶浔点头,这些都有点印象。柳之南的小舅舅已在南京扎根,是小有名气的商贾。

  “那时我们跟着他出门,是把金元宝当玩儿物的,他又是一掷千金的做派,由着我们挥霍。我和哥哥别说帮人了,随手赏人几个金锞子的事也做过。”柳之南汗颜不已,“昨日我问起,我娘就说,我不着调、没规矩都是因为小舅舅那几年的骄纵而起。”

  叶浔拍了拍她的肩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也是你的福气。”

  柳之南神色一缓,“我昨日细细回忆,就是想不起来,小舅舅带着我去酒楼、戏园子、看打把式卖艺这些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后来索性想,让哥哥找孟宗扬问问得了,如果我真帮过他,他又有心回报,就让哥哥跟他提个条件,最好是能在政务上帮到祖父。”

  这想法不错。

  柳之南却又道:“可还没来得及提,就听说孟宗扬上个月就离京了,皇上要他去外地办差。一个管事还说,徐阁老有意将他安排到湖广一带,上折子向皇上举荐,皇上留中不发。”

  怪不得,孟宗扬之前显得有些急躁,原来是担心被派往别处,不能常留京城。

  不必担心。

  孟宗扬此后多年都要在朝堂行走,皇上对后起之秀采取的制衡之道,没他可不行。

  “算了,横竖不是长脸的事儿,不提了。”柳之南挥了挥手,很快转移了心绪,“我要赖在你这儿了,你出嫁之前我都要陪着你。祖父祖母都说由你管着我也好,你可不能撵我。我带的东西安置在何处?”

  叶浔笑道:“西厢房分给你放置东西。”又问,“那猫和小狗呢?”

  柳之南悻悻的,“娘亲不让我带,说你喜欢清静,带来了岂不是鸡飞狗跳。我想想也是,每日还要抄写经文、女则什么的,回去之后,祖母要替祖父考我呢。还有,祖父要我跟着你做绣活、下厨。唉,他可真是能要了我的小命,我不喜什么,他就要我做什么,我这也算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叶浔忍不住笑出声,“你喜欢漂亮衣服,又贪吃,学学不是正好?再有,你得了闲也教教我算账的诀窍。”

  “嗯,说起来,我也有比你强的地方。”柳之南老大宽慰地拍拍心口,“不容易啊。”

  叶浔哈哈地笑。

  之后的日子,叶浔早间拉着柳之南和叶沛去后花园,走个来回或修剪花树,要么就踢毽子跳百索,一半个时辰不闲着就是了。上午,柳之南指点叶浔算账,随后两人一起下厨,叶沛则听女先生讲课;下午,三个人一起做针线、下棋消磨时间。

  后花园里两个容易混进闲杂人等的地方,叶浔和兄嫂说了,两人立刻换了人手。叶浔完全放松下来,日子前所未有的安逸平宁。

  燕王妃来过两趟。第一次,和叶夫人、江宜室寒暄了一阵子,就拉着叶浔询问药膳怎样能做得可口些,叶浔索性让她改日吩咐王府的药膳师傅过来一趟——横竖燕王妃也不下厨房,说了她也不见得能记住。过了两天,燕王妃亲自带着府里的药膳师傅过来了,叶浔讲述心得时,她一直坐在一旁耐心聆听,离开前笑盈盈地道:“等你嫁到长兴侯府,我们再时常聚聚。”

  叶浔点头称是。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裴家下聘,两家的媒人去官府立了婚书。随后,你来我往地商议几次——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该做的场面功夫总要做足。末了,婚期定在八月十八。

  就此,裴家、叶家结亲的事京城皆知,再不会有变数。

  叶家开始正经着手准备嫁妆。照习俗,裴家的聘金是一万两,叶家要准备价值两万两的陪嫁。但是叶浔情形特殊,陪嫁要超出数倍——

  景国公大手一挥,给了叶浔两所地段很好的宅子、两个庄子,叶夫人则从自己的小库房里精挑细选了两箱子金银首饰、名贵器皿。单只这些,已价值三四万两。之所以如此,疼爱是一回事,柳家那边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