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0节(1 / 2)





  崔大人得知他们大败金兵,当场拍案叫好,“你们一家的家眷都在我府上住着呢。他们不放心你们,非要留下来等消息。快些跟我到后院,让他们安安心。”

  老三心中感动,又说起接回百姓之事。

  崔大人捋着胡子,无奈摇头,“你弟弟是个好官啊。宁死不肯舍弃县城,一心想着百姓,盐俭县有他这个父母官,真是百姓之福。”

  老三也知道四弟给崔大人添了麻烦,“这次都仰赖大人帮忙,要不然四弟根本不能放心。”

  崔大人摆了摆手。他年纪大了,被朝廷凉透了心,远不如以前那样清正廉明。而他的女婿却仍旧有一颗赤子之心,甚是难得。

  老三在后院果然见到家眷,却没有看到母亲。

  一问才知,母亲根本没有跟他们一起离开。

  老大满脸羞愧,“娘说不放心你们三个。我劝不住。”

  老三倒是不担心母亲会遭遇不测,毕竟北城城门一直有士兵看着,没听人说过母亲出城。

  那就明母亲一直在城里,只是怕他们担心她,所以一直不曾露面。

  老三带着家眷和百姓们赶回县城。

  除了那些投奔亲戚的百姓,大部分百姓都是在府城落脚。捕头过来通知他们可以回去,大家立刻收拾细软回来。

  虽然只是短短几日功夫,大家却像是经历了生死一般。回去后,都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然也不全都是高兴的。毕竟死了一百多个人,县衙为他们发放抚恤金,又请来和尚为他们抄经祈福。这些人家集体吊唁,许多百姓纷纷路旁洒纸钱,祭奠这些死去的英雄。

  第二日,郭达元和洪彪带着残兵回了临渝关。

  又过了七日,朝廷分明结盐俭县和临渝关发了圣旨。

  一是盐俭县县令抵御金兵有功,特许其母敕命七等宜人,连衣服都一块发来了。

  原本小四此次立下大功,应该升任,但其他各地都没有空缺,只能加封家眷。而头一个受谊人就是林云舒,毕竟长幼有序,先母后妻。

  高虎(原名彭继宗)特封为八品灭金将军,协助盐俭县县令一起守城。

  郭达元强力抵抗金兵,升胜守城将军,允许其在河间府招兵十万守城。

  郭达元也不敢耽误,当即到府城,请崔大人在全府张贴征兵启示。

  百姓们一时间人心惶惶,之前的一百年都未打仗,许多人花钱进军营,可现在打仗了,大家又都怕当兵,生怕有个万一,小命就没了。

  不过百姓们再不乐意,也无法违抗皇命。

  只要男丁满二十,低于六十,家中不是独子,就必须出一人服役。为此原先还和乐安康的家庭又重新上演一场悲欢离别。

  顾家倒是不用去,他们家三个儿子属于官府公职人员,只剩下老大一人,就算是独子。

  招兵过后,盐俭县重新安静下来,百姓们依旧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县衙后院,也难得聚在一起欣赏风景。

  天气还未热,他们暂时不打算搬到乡下,日子过得很是满足。

  小一辈子孩子除了萱萱,都会走了,四个孩子聚在一块,热闹极了。

  这样幸福的生活,被一封诏书打破沉静。

  林云舒坐在后院石凳上,好久都没回过神,“你说什么皇上要招我回京?”

  不是啊!皇上知道她是谁嘛。

  四个儿媳也都是一脸紧张,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招婆婆进京?

  小四也很无奈,“我也不知道。这个诏书是太监亲自过来传的。现在还在前院等着呢。我说要让大家换身新衣,他才准我回来。”

  林云舒只能回房换上那身敕命衣服。毕竟她所有衣服里,唯有那身衣服才配接皇上的圣旨。

  他们一家换好衣服赶到前衙,传旨太监正坐在椅子上品茶。

  到了之后,看见他们穿的衣服很满意。

  坟香,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玉妃有孕在身,闻顾林氏乃乡间稳婆,接生了得,特招其进宫为云妃接生。钦此。”

  “皇上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完圣旨,林云舒立刻掏了一个香囊过去,“请公公指点,玉妃是何人?”

  那传旨公公摸了摸香囊,轻飘飘的,定是银票,他笑眯眯接过来塞进自己的袖袋,面露疑惑,“玉妃不正是你们顾家人吗?之前是宫女,后伺候皇后娘娘,被皇上看中,四月份诊出有孕。整日食不下咽,皇上皇后皆为忧心,特召你进宫为她接生。”

  他们顾家人?林云舒懵了,想了好半天,才突然想起一人,“你说的该不会是春玉吗?”

  传旨公公嘘了一声,“哎哟,安人呐,玉妃娘娘的闺名可不能乱叫。现在要叫玉妃娘娘。”

  林云舒点点头。心中更是疑惑了,不是当宫女去了吗?怎么成妃子了?

  传旨公公见大家居然一点喜色都没有,“哎哟,我说你们这一个个的表情真有意思?怀了龙种,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们咋还不高兴呢?”

  林云舒看了眼小四,有些不自在,“那皇后娘娘所生的皇子?”

  传旨公公压低声音道,“今年二月夭折了。”

  夭折?林云舒心一跳。那岂不是说皇上没有子嗣?

  传旨公公尖细的嗓子又是提了一下,“若玉妃娘娘真的能生下皇子,你们顾家的福气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