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8节(2 / 2)


  九宁哦一声,接过帛书。

  是徐州送来的战报。

  内侍是从政事堂那边来的,这份战报几位宰相都看过了,大臣们都很激动,周嘉行让送进来给九宁看。

  徐州那边打了胜仗。

  此前周嘉行拿下徐州,交给得力部下高啸经略。高啸知道周嘉行的目标是河东太原,先将矛头对准蔡州,不断派兵袭扰,并联其他节镇,经过将近一年的征战,迫使蔡州刺史缩小地盘,无力再和周嘉行抗衡。高啸继续吞并周边州县,相继占据天平镇和兖州,黄河以南地区基本在他掌控之中。

  周都督和周嘉暄表示会出兵攻打宣武镇,牵制住李元宗的姻亲,黄河以南地区又尽数归周嘉行所有。

  河东算是被包围了。

  九宁笑道:“果然是喜报。”

  午后周嘉行从政事堂回到寝宫,正好碰见炎延离去。

  他不知想到什么,道:“我出征期间,让炎延留在长安,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调动她。”

  九宁点头答应,想起一事,“流亡在外的宗室陆陆续续归京,找到一些小郎君,都是远支,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十几岁的都有,大多父母双亡,我让人把他们接去兴庆宫养着。”

  周嘉行脚步一顿,“派人看着他们。”

  九宁道:“我晓得,事情是怀朗和多弟料理的,他们俩办事谨慎。”

  怀朗专门为周嘉行搜集情报,处理私事。多弟自从和怀朗一起去过蜀地以后,学了不少本事,目标有了微妙的变化,她现在依旧想当女官,但不是宣读草拟诏书的女官,而是把自己磨成一把刀,替九宁处理一些无法公开的事。

  比如朝中有人背地里联合其他大臣想生事,多弟威逼利诱,很快逼问出名单。她心里没有光明正义这之类的概念,只要大臣做的事对九宁不利,她就要阻止。现在朝中大臣见到多弟就打哆嗦,把她看成洪水猛兽一般。

  周嘉行看着她红润的唇,心不在焉地嗯一声。

  九宁递了杯茶给他,还想说什么,周嘉行接过茶盏放到一边,没有喝,打横抱起她,大踏步往屏风后走去。

  外间伺候的侍女见状,面面相觑了一阵,听到里头传出撕扯衣裳的声音,脸上羞红,默默退了出去。

  九宁被放倒在窗下卧榻上,他压下来,吻她下巴,双手胡乱地撕下衣袍,唇落了下来。

  他吻她,喘着道:“大军明天开拔。”

  九宁搂住他,看着他的眼睛。

  晚上的时候蒙在被子里,什么都看不到,这会儿外边天色还早,日光明晃晃的,窗前一片雪亮,他眉毛很浓,鼻梁挺拔,手伸到她衣襟前,忽然又停下了。

  九宁笑了笑,坐起身,抓住他的手,凑上去亲他的唇。

  周嘉行只迟疑了那么一瞬,很快按着她的后脑勺吻她,压着她倒下。

  ……

  第二日,大军出征。

  九宁亲手为周嘉行穿上甲衣,“二哥,诸事小心,我等你回来。”

  周嘉行拍拍她的脑袋,“不必担心我。你没事不要出宫,朝中的事交给怀朗他们去办。政事堂有一半是我的人,这些人你可以信任,其他人让李昭去磨。如果朝中有异变,立刻戒严,派炎延守宫门。”

  这些事他昨晚交代过,而且说了不止一遍,九宁点点头,道:“我心里有数。”

  她率领文武百官,送他出城。

  百姓箪食壶浆,携家带口来送大军。

  周嘉行骑着马出现在城门前时,欢声雷动,百姓争相上前为他祝祷。

  南方诸节镇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已经上表朝廷承认九宁的身份。九宁采纳大臣的意见,分别封他们为闽王、吴王、楚王,让他们为这个名头内斗,消耗他们的力量,假以时日,南方诸节镇就会不知不觉分裂。到那时再出兵征伐,事半功倍。

  现在只需要平定河东,中原就能一统,南方节镇也会老实下来,再收回幽州等地,天下太平。

  他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光明的开始,一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朝代将要到来。

  激越响亮的鼓声和军乐声中,九宁屹立在城墙之上,望着城下黑压压一片的军队。

  队伍最后面,马背上的周嘉行回过头,一身甲衣,威风凛凛。

  九宁上前几步,笑着朝他挥手。

  漫天飞扬的细尘中,周嘉行仿佛对她笑了一下,扬起手中鞭绳,飞驰而去。

  第147章

  九宁天天等候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

  流星探马每日奔驰于崇山峻岭之间, 传递情报。

  她知道周嘉行此次准备充足,仍然觉得坐立不安。

  收到前线战报, 知道一切顺利, 她才能安心吃饭。要是几天没有前线的消息,便食欲全无, 辗转难眠。

  这些她没有告诉周嘉行, 每次写信尽量挑一些高兴的事, 告诉他长安一切都好,以免他在外边打仗的时候还要惦记着她。

  ……

  忐忑不安的等待当中, 这月月底, 九宁迎来即位以来的第一场殿试。

  糊名制创立于百年前的选官考试中,但科举考试一直没有采取这个弥封制度。她即位后, 朝廷颁布敕旨恢复制举,这届考试所有考卷采用誊抄法和糊名法, 不仅姓名籍贯部分要裁去,连考卷都要重新誊抄一遍,防止考生笔迹被认出。

  最后的殿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