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漂亮原配重生了第182节(1 / 2)





  居然被一个原来去过巴基斯坦的,专门练以色列格斗术的教官给看上了,主动提出来,周末要教他们练一练。因为那种格斗术出手非常狠,动不动就会伤到彼此,教官提了要求,自己训孩子的时候俩娃至少要去一个家长,全程陪同。

  所以周雅芳也不得闲,每个周末要陪俩娃去练格斗术。

  王果果则留下来,坚守小军嫂和甜蜜酒楼。

  但小军嫂油辣椒没有陈玉凤坚持出去跑市场,市内销量就不行了。

  现在唯一的供给,就是由崔自强领头的那帮卡车司机们。

  但他们销量不稳定,时而要得多,一次几千瓶,时而又会几个月不要货,这就造成几个军嫂们忙的时候得彻夜加班,可要闲下来,又闲得要死。

  军嫂们一月才五十块,拿的工资并不高。

  可工作呢,时而忙,时而闲,就搞得人员也不好管理。

  一帮军嫂经常闲的聚在一起打牌,而且听说灌气站的军嫂们工资高,小军嫂的军嫂就懈怠了,懒惰了,虽然表面上不说啥,但她们总迟到早退,天天磨洋工,还有几个思想浮动,动不动就说不想干了,要闹辞职。

  事业得整体前进,小军嫂是陈玉凤给她妈赚养老钱的产业,当然不能丢。

  但是该怎么平衡灌气站和小军嫂,让它们能共同发展,这是个新难题。

  而这回,依然是二娃给她的灵感。

  这天,甜甜去跳舞,大娃和蜜蜜去练格斗术了。

  只有二娃跟着陈玉凤到灌气站来溜哒,见灌气站挤满了人,而且大家懒嘛,就把气罐子排成队,人们挤在一处趁荫凉,闲聊。

  孩子就问陈玉凤:“阿姨,我们可不可以在这儿开个商店啊?”

  “为什么要开商店?”陈玉凤摸不着头脑。

  二娃指着那帮闲聊的人说:“你看他们,又渴又累,但又不敢走开,我们要是开个商店卖水卖冰棍,再加上咱们的油辣椒一起卖,他们肯定会买的,对不对?”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陈玉凤灵机一动,心说不如把油辣椒厂的军嫂往灌气站安置几个,设几个小卖铺,冰棍,汽水,油辣椒,不就可以顺带着卖了?

  只要卖出利润,不正好可以给她们涨工资?

  二娃这小家伙,总有些奇思妙想能帮到陈玉凤。

  她也不吝夸奖:“二娃,你这小脑瓜儿可真够用,你这回可给阿姨帮了大忙了,说吧,你想要啥,吃冰棍儿,哨子糖,汽水糖,高梁饴,阿姨给你买。”

  二娃很奇怪的,他也总喜欢跳一跳,扭一扭,但他从来不唱,也很少说话。

  这时他举着双手,就在扭屁股,还摇头晃脑的。

  边舞,小家伙边说:“不用了阿姨,我们在酒楼吃得很饱,也不想去总军区,所以你如果真感谢我,就不要赶我们走,好不好?”

  去了总军区,以张松涛的懒惰样儿,肯定天天吃食堂。

  锅碗瓢盆肯定也得俩娃收拾。

  二娃这是不想跟着爸爸去总军区,变着法子提要求呢。

  倒不是说陈玉凤供不起饭,大娃二娃也确实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但陈玉凤气的是张松涛于孩子的态度,能躲就躲,能赖就赖。

  他还是书里的男主角,将来总军区后勤部的一把手呢。

  论情商,当然韩超高,比陈玉凤也高得多。

  可要不是这俩娃乖巧,听话,懂事,他的事业能干那么好吗?

  他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的仕途,有一半的功绩在孩子这儿。

  ……

  说干就干,第二天,跟王果果商议了一下,陈玉凤就喊几个嫂子去市场选货,进货了,又去家具市场打玻璃柜儿,货架子,过了不几天,小商店就开起来了。

  还甭说,小商店一开起来,销量居然比外面正经商店的还要好。

  不论谁来灌气,总愿意买点儿东西。

  而要是谈对象的年青小伙子们,汽水冰棍加饼干,那得给对象买全套的。

  所以转眼一个月,一间小商店算下来,居然有将近四百块的净利润。

  八个军嫂值勤五个小商店,一月能固定赚两千,不就可以给她们提工资了?

  经过王果果的首肯,陈玉凤大手一挥,给军嫂们一人提了100块的工资。

  从此一月150元,她们的收入就能抵得上一个连级干部了。

  当然,只要钱到位,谁还吵?

  一帮军嫂们上班也有觉悟多了,都格外积极,抢着往灌气站跑。

  而只要生意走上正轨,时间就过得格外快。

  转眼就又是一年国庆节。

  在这个国庆节,韩超如愿以偿提调了档案,而且先于别的同事一步升到团部,任副团长,协助程团处理四个营的军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