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6章咋承诺人家的(1 / 2)





  张青山没吱声,铁杠媳妇闻言,抿唇说:

  “可咱农家妇不都这样吗?”

  丁琬闻言挑眉,抬头看着她,道:

  “嫂子,如果你闺女长大出门子,你给陪送八台嫁妆,她过门还去照顾一家老小,你愿意吗?”

  话落,铁杠媳妇不吱声了。

  说到底,事儿没发生到自己身上。

  如果轮到自己,自然就不会那么轻松的说出“不都这样吗”!

  人往往如此,不参与、不经历,说风凉话倒是一个顶仨。

  丁琬揉了揉太阳穴,长叹口气,道:

  “看吧,这事儿没完。如果赵家不改变,这姑娘非得跟赵岩和离不可。”

  “和离?那咋可能呢!”铁杠媳妇忙不迭摇头。

  出一家进一家不易,和离可不是那么简单。

  丁琬轻笑,抬头看着铁杠媳妇,道:

  “没啥不可能的嫂子。那姑娘的哥哥念过书,在他们村也有些名气,还在伢行帮忙。那姑娘也跟哥哥念过几年书,你认为她能忍受?前些日子赵岩那么颓丧,难道还不说明一切?”

  “哎哟哟,那也不能和离啊。”铁杠媳妇坚持。

  张青山在旁,有些get到丁琬的意思,说:

  “也不是没可能。人家嫁过来,是想好好过日子,但不是做下人。一家老小的洗洗涮涮,还要做饭。那姑娘读书懂道理,她岂能甘心做老妈子?”

  “老妈子?这词过分了。赵家对她也不错呢。”刘铁杠急忙替赵家说话。

  “不错?”丁琬撇嘴,抿唇道,“赵奶奶过苦日子过惯了。她那分粮的习惯,可还存在呢。”

  话落,几个人都不吱声了。

  分口粮,他们小时候都经历过。

  那个时候地里的粮食不多,又没有做工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是从牙缝中省。

  后来小的长大了,挨过那苦,就不想自己孩子再受苦。

  再加上如今有酒坊,家家户户分口粮的可笑行径,就也看不到了。

  没想到赵家竟然……

  耿氏在旁,见管事都领完了,走上前,道:

  “琬儿,过去瞅瞅吧。总不好真让那小夫妻和离吧。出一家进一家不易,劝和不劝离。”

  丁琬长叹口气,无奈的摊手,说:

  “娘,我不是没说过。我跟海林叔深谈过一次。可他说跟海桥叔从小就没分开过,咋能儿子成亲就让他们分开。我说那你就让小两口出来,他还不干。还说啥赵砮、赵磊成亲就好了,就有帮手了,那我还能说啥?”

  这话绝对是赵海林说出来的。

  张青山见状,叹口气,道:

  “那也过去瞅瞅吧。我去把里正喊过去。今儿咋也得让他们家和善吧,明儿过节,总不能让人家就……就散了啊!”

  “是啊妹子,你去瞅瞅吧。他们都在你这做工,真要是散了,肯定也影响上工啊!”刘铁杠也跟着权。

  丁琬无奈起身,想了下,说:

  “青山,你去找里正。石柱,你去把你娘喊来,我们先过去,看看咋回事。”

  嘴上说着“不管”,可心里还是担忧。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大家分头行动,丁琬跟耿氏来到赵家的时候,院门口已经站了不少村民。

  再看院子里,散落了一大堆衣服,还有一盆没洗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