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9章靠谁不如靠自己(1 / 2)





  丁琬瞅着儿子,秀眉微蹙。

  耿氏也一言不发,紧抿嘴角。

  徐致远看着他们二人手里的活儿,都停了。

  不禁低头看了下自己,道:

  “奶,娘,咋,咋地了?我说错话了吗?”

  耿氏摇摇头,轻声的问:

  “致远啊,你看到虎威将军了?”

  徐致远摇摇头,回答:

  “没有。那是大将军,哪儿是我想看就能看到的啊。”

  耿氏松口气,又道:

  “既然没看到,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道听途说可信不得。”

  徐致远一听这话,笑嘻嘻的说:

  “奶,您这就有些太过谨慎了吧。我们去北苑县,北苑县的百姓说的。他们肯定不会骗人,您说对不?”

  丁琬见状,低头继续揉面团。

  耿氏用模子刻干粮,道:

  “你有这份心,也算我跟你娘没白教你。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回屋歇着,累了好些天呢。”

  “我不累,我去洗手,帮你们。”

  徐致远说着,兴高采烈去了外屋地。

  丁琬低头干活儿,耿氏瞅着她,心里“咚咚……”敲鼓。

  这不说话、不参与,算是啥心思呢?

  “奶,今年不做枣花馒头吗?”

  耿氏回神,笑着道:

  “做的,把干粮刻完就做。”

  徐致远接过丁琬包好的干粮,往寿桃型的模具里放些面,将干粮放进去轻轻一压,桃型馒头就出来了。

  模具不少,寿桃的,佛手的,鱼的,花好月圆的……

  辽东农家小孩儿,最盼的就是过年刻干粮。

  能帮着大人干活儿,而且还不累。

  总比往家抱柴禾、抱白菜要轻省的多。

  两盆馅儿料包完,丁琬拿着馒头去厨房准备蒸。

  耿氏在屋做枣花馒头。

  这东西,她做的最好看,也最新意。

  耿氏见丁琬出屋,看着徐致远,道:

  “你跟姑姥爷出去,每天都吃啥?”

  “想吃啥吃啥。”徐致远笑眯眯的回答,“晨起就在客栈吃,有早饭。中午、晚上就随便了。要俩菜,吃碗面条啥的。奶,那虎威将军可真厉害,以后您可别拦着我,我想参军。”

  耿氏瞅着信誓旦旦的孙子,轻叹口气,没有吱声。

  丁琬蒸了干粮进屋,看着徐致远的样子,说:

  “回来不去隔壁看看尧旭?那天人家还问你呢。”

  徐致远一听这话,忙不迭点头,出去了。

  丁琬揪块面团,跟着耿氏一起做,仿佛从来没有听过“虎威将军”这四个字一般……

  ……

  二十五一早,酒坊热热闹闹。

  抓了七只膘肥体壮的猪,捆好,准备待宰。

  这一批猪,每天除了吃泔水,还吃酒糟、豆腐渣。

  长得是比一般人家养的要好很多。

  五只用来给酒坊的人分,剩下两只,丁琬留着送人。

  柳家、丁家、县里的廖家、谭家,这些都得送。

  至于永平镇那边,人家送的早,所以她这边老早就给了。

  孩子已经出生,给最多的就是料子。

  其余就是家里的物件儿,随便给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