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6章铭记于心(1 / 2)





  酒坊招工的事儿,丁琬没有参与。

  不了解这边,还是交给了解的人来做。

  每天,她晨起过来点个卯,然后就让丁槐驾车,带着丁玮、徐致远去附近的镇子、县里。

  不干旁的,只问粮价。

  镇子跟县里对比,哪个地方最便宜,她就标记出来,打算屯粮。

  前世虫灾,死了好多好多人。

  如今再次回忆,仍是不寒而栗。

  几次挣扎,最后丁琬还是决定去找谭瑶。

  她的别庄大,放个几百斤粮食,不是问题。

  更重要的是别庄房子好,粮食放进去,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绝佳!

  把自己的想法像是说了一遍后——

  “你说啥,屯粮?为什么?”谭瑶惊讶的问。

  今年目前为止,风调雨顺,讲道理跟去年一样,是个丰收年。

  更重要的是边境安宁,根本没必要屯粮。

  丁琬明白她的意思,可内心的担忧没法跟她说。

  端起茶杯,想了想又放下,道:

  “边境现在安宁,可去年年底、今年开春是啥样,咱都心知肚明。我虽然屯了不少,可酒坊酿酒消耗最多。我可不想再来一次高价粮。”

  谭瑶听到这话,细细琢磨,明白了她的意思。

  转悠茶杯,思索一番后,说:

  “琬儿,别庄不说借给你,你随便拿去用,自己家东西,客气什么?不过我就是觉得没必要。我这边有三十亩地,今年全都种了高粱,再加上村里的,我不认为不够啊。”

  丁琬看她这般,点点头,说:

  “反正都是高粱,吃、酿酒都可以。粮食多一些,咱们自己也能舒坦,你说是不?”

  “那倒是。”谭瑶附和。

  见她心意已决,便也不在劝说。

  只告诉别装管家,把空房子拿出来放粮。

  因为有了别庄的绝佳仓库,丁琬算是火力全开。

  带来的银子,还有谭瑶给的一笔钱,都拿来买粮。

  可以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但高粱嘛,吃不了酿酒,反正不会瞎。

  酒坊这边招工结束,转天正式开工。

  丁文海着急带谭瑶去蛟阳县,跟丁琬商量一下后,他们先走,丁琬殿后。

  她屯粮正起劲呢。

  听到这样的安排,二话不说,爽快的让他们先走。

  徐致远跟丁槐都要留下,不过丁琬没让,只留了丁槐。

  丁槐会功夫、能赶车,他们俩出行很方便。

  至于儿子,还是去蛟阳县的好。

  毕竟他得多多见识,出去走走、转转。

  又过了三天,到了当时订的五月二十的日子。

  第一批酒没有那么快出来,粮食屯了不少,可她觉得还可以再来些。

  思来想去,索性写封信,让商队拿去蛟阳县衙门。

  宗旨只有一个:她不去了!

  丁槐看着新鲜热乎、刚刚出炉的信,不踏实的问道:

  “婉儿姐,真不去了吗?”

  因为没有外人,丁琬让她不必叫“大小姐”,出门方便一些。

  丁琬收好纸笔,长叹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