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8章一年之计在于春(2 / 2)

  可再着急也得一步一步来,丁琬笑着摇摇头,说:

  “没事儿的族长爷爷,这也快了,等等就可以。”

  “你这娃娃真稳当,也就得你来做这个,旁人还真够呛。”赵刚不吝啬的夸赞,想起什么又道,“对了,匾额你跟县衙那边说了吗?”

  酒坊因为直接走的县衙,所以牌匾都是衙门统一发放。

  丁琬点头,“说了,跟我二舅说的,那边已经开始做了。”

  “嗯,那就好。”赵刚颔首,“咱们五月初八上梁,剩下的就是收尾,用不上十天就能完事儿。十八是好日子,到时候上匾额,你这边就算正式开门了,成不?”

  “成啊,怎么不成!”丁琬没有异议,看着他笑呵呵的又道,“当天就让几个叔伯、兄弟都过来吧,别等后面招工。”

  “那行啊,那我就谢谢你了。”赵刚笑眯眯的点头,高兴不已,“村里路的事儿,你别担心。过些日子,文平那边就开始张罗了。”

  丁琬应了一声,听到身后有动静,便转头看了下。

  王锁跟蒋鹤拉着河沙回来,赵刚冲着干活儿的人吆喝:

  “都加把劲儿,等酒坊盖好,咱们好一起撂锅底儿哟——”

  “好的呢——”

  众人应着,活儿做的热络。

  丁琬看了一会儿便走了。

  有赵族长、蒋里正在,她不用担心……

  ……

  很快,房子盖得差不多了,五月初八上梁结束后,木匠也开始进去做事了。

  十多个木匠,按照图纸画的,打桌椅、打架子、上门窗……

  铺排的很大,屋里的空间也大。

  说话都有回音!

  一个木匠打完手里的长条桌子后,说:

  “干了这么多年活儿,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地儿。”

  “可不是,我也第一次做。”同伴附和,“听说这是要做酒坊。你说这酒坊盖起来,县里的顾记、许记,会不会慌?”

  “应该会吧,不过听说这小媳妇儿走的是县衙,就算这两家想搞小动作,也得寻思寻思吧。”

  “嗯,那肯定的……”

  “……”

  二人的对话让门外的丁琬听得真切。

  顾记?许记?

  这俩她都不放在眼里。

  毕竟酿的酒不是一个等级,何必为他们伤神。

  不是她要防着他们,是这两家要防着她。

  等她的酒售卖,那就不一样了。

  “这么大的酒坊,得需要几个打更的啊。”

  “谁知道呢,不过人家徐娘子应该找到了吧……”

  木匠的对话,让丁琬嘴角上扬,还真是喜欢操心呢!

  酒坊打更的人已经找好了,就找了张青山的爹还有村里王锁的叔爷爷。

  这王家叔爷爷,说来也是个苦命人。

  跟王锁的爷爷是亲兄弟,成亲之后一直住在外面。

  后来他们安家的地方闹了灾,全家都死光了,就剩下他自己。

  王锁的爷爷自然不能让亲弟弟掉地上,就让王锁的爹把人接回来。

  这些年,王锁的爷爷跟父亲相继过世,王锁依然养着这位叔爷爷。

  身子硬朗,帮了王锁家不少事儿。

  听闻这边要找打更的,便主动去找了丁琬。

  两位老爷子在这边,到时候再把家里的两条狗送过来,倒是不用担心了。

  “致远娘,来人找你,姓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