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章(2 / 2)


  张夫人想责骂,想痛打,最终却是什么都做不得。怪谁呢?女儿不成器,她的责任最大。

  恍惚间,楚王妃走进门来,笑盈盈地道:“我得了皇后娘娘的吩咐,来跟你们商量一番,总要把没完的戏唱好。”

  皇后那边,闵夫人与闵青莲已经过来。

  皇后看着天色不早,吩咐随行的侍卫,“把人带回去。”随后回了宫里,径自去往太后的慈宁宫。

  路上,红蓠不由好奇地问道:“吉祥呢?您不是说去萧府么?”

  皇后故意逗她,“我们吉祥还在怄气呢,不肯回来。”

  “不会吧?”红蓠讶然,“几时变得这么大气性的?”

  皇后不由为吉祥抱不平,“你起码训斥了一刻钟,还好意思怪我们吉祥气性大?”

  “那能怪我么?”红蓠是从小陪在皇后身边的人,最是亲近,私底下说话不需讲虚礼。说起吉祥做的好事,她还是有点儿脾气,“你们败家打碎的可是我那套玻璃茶具。那是昭华长公主特地吩咐内务府照着她画下的式样打造出来的,精致小巧不说,而且满天下只此一套,绝没有重样的。昭华长公主看在您的情面上,赏了我,结果呢?我还没焐热呢,就全成了玻璃渣子。”

  皇后失笑,“正因如此,我从头到尾都没说什么,由着你发了那么久的脾气。不为这个,我们吉祥能那么委屈么?能跑出去那么久不肯回来?”又故意叹息一声,“你们的气性都是越来越大,我只好受夹板气,两面不讨好。”

  红蓠轻笑出声,侧目打量着皇后的神色,“您骗我呢吧?是不是根本就没去萧府?不然怎么都要把两个小家伙哄回来的。”

  皇后笑而不语。

  远远的,太后抱着皇子云斐,在一大群宫女的簇拥下迎面而来。

  皇后连忙加快脚步迎上去,行礼后道:“母后,这时候风凉,您怎么也不加件斗篷。”

  “没事,没事。”太后笑容慈爱,“哀家陪着云斐来迎迎你。”

  “母后,母后!”云斐粉雕玉琢的小脸儿笑成了一朵花,张着手臂要母亲抱,“我来接您啦。”

  “嗯,乖。”皇后毫不迟疑地展臂将儿子接过,亲了亲他的面颊,“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要皇祖母抱?”说着话,就把儿子放到了地上,伸出手去,“来,我领着你,走回去。”

  太后:“……”

  云斐看着母亲的手,皱眉,扁嘴:“……”

  皇后一改人前惜字如金的做派,一本正经地道:“你现在这么胖,就该多走动,这叫强身健体。不准总让人抱着,记住没有?”

  云斐胖乎乎的小手抬起来,打了母亲的手一下,“不胖,我一点儿都不胖。”随即又撒娇地笑着张开手臂,“母后抱。”

  皇后嘴角一抽。

  太后却已又气又笑,抬手戳了戳皇后的脸,微声数落道:“你这个不着调的,我们云斐哪里胖了?这叫胖?”随后语声才恢复如常,将云斐抱起来,“皇祖母抱。”

  “母后……”

  皇后与云斐异口同声。

  皇后是想,孩子都两周岁了,换了资质聪慧的,明年都能启蒙了,到眼下还成日里做小懒虫……怎么成?

  云斐却是一心要如愿,仍旧眼巴巴地望着母亲。

  太后拍着云斐的背,嘴里则打圆场:“快回去,外面风凉,站久了不好。”往前走的时候,又刻意跟皇后打岔,“方才你叫人来禀,说楚王妃与文安县主生了嫌隙,是怎么回事?”

  先帝在位期间,太后都是不爱管闲事的,眼下则是一心过含饴弄孙的清闲安乐日子。问起这些,不外乎是不想看到母子两个较劲。皇后有什么不明白的,便笑着随太后往前走,“没什么,小事而已。”

  “那就行。在外面,你最有分寸,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太后笑着看了皇后一眼,“哄孩子的时候就……”完全是一言难尽无从数落起的样子。

  皇后汗颜,心说我有那么差么?

  云斐却不管长辈的说笑,动着自己的小心思。他早就想念母后了,好半晌喊着要找,母后回来却抱都不肯抱。真伤心。

  他搂着太后的脖子,把小脸儿埋在太后的肩头,啊啊啊地干哭起来,“母后抱,要母后抱……啊——啊——啊——……”

  太后笑眯眯地睨着皇后。

  皇后则是哈哈地笑起来,把云斐抱到怀里,温柔地亲了一下,“小骗子,又来这一手。”不管是大人、孩子,她都很喜欢淘气、慧黠的,动辄啼哭的根本受不了。

  云斐咯咯地笑起来,凑过去亲了亲母亲地脸,“想娘亲了。”私底下,他从会说话起,只唤双亲爹爹、娘亲,人多的时候才肯改口唤父皇母后。

  “乖。”皇后一颗心都要融化了,温柔的笑意流转在眼中。

  “今晚跟娘亲睡!”云斐语声虽低,语气却坚决。

  “好啊。”皇后用斗篷罩住儿子的小身形,“答应你了。”

  云斐再次笑开了花,这才说起自己惦记的另一件事,“吉祥和如意呢?”

  “它们啊……”皇后笑微微地瞥了红蓠一眼,“吉祥去找如意了,找到了就会过来。”

  红蓠有点儿窘,低声道:“明日奴婢去萧府。”因着外面那些事,皇后不方便亲自去萧府,那就只好由她去哄吉祥回来。但愿那个败家的能给她点儿面子。

  **

  这一晚,成国公到萧府饮宴,萧错与萧锐作陪。

  翌日,萧错起身去上大早朝。

  那一场闹剧已到曲终人散时,只差相关之人的归处。

  最让他膈应的人是楚王,他怎么也得给楚王找点儿事情做——不上朝不露面可不成。

  同一日,文安县主的事情有了结果,并且传得沸沸扬扬:

  楚王看中了文安县主的容貌,起了将之收为侧妃的心思,并没隐瞒楚王妃,意在要发妻亲自出面,求皇帝皇后成全他这心愿。